全站搜尋
知識
人物專訪
活動快訊
虹映嚴選
0
註冊
X
0
0
5881
柔軟度的訓練可以確保你的身體能夠在整個活動範圍內移動而不會僵硬和疼痛。柔軟度佳,關節活動範圍大,協調性及靈活度就好,肌肉比較不易受傷,運動傷害也可以降低。...

0
0
666
許多車友在騎行過程中都遇到過抽筋,抽筋學名為肌肉痙攣,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對騎行者來說,抽筋通常發生在腿部、手部、背部以及頸部,悲慘的阿魯被車迷戲稱嘴抽筋。在激烈的比賽中,一旦出現抽筋,你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運動狀態也會大打折扣。抽筋的真正機理目前尚無定論,但我們知道,在某些條件下,抽筋確實更容易發生。

0
0
4029
經常出現腰痠背痛卻總是放任它不管、痛過就算了?當心!疼痛的原因可能沒有你想像的簡單,尤其是女性朋友們更是不得忽略腰部疼痛的警訊。中醫師張婉蘭表示,造成女性朋友們容易腰痠背痛的成因有兩個:

1
0
1272
分類: 運動恢復

爬樓梯對於膝關節好還是不好?網路上有若干文章在討論有關於爬樓梯和關節保養的問題,到底適不適合爬樓梯,答案因人而異。爬樓梯本身不會讓健康的關節退化,但是卻會讓已經退化的關節症狀更嚴重。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知道: 生活中必要的爬樓梯跟[以爬樓梯來當運動],是不一樣的。關節健康時,沒有必要限制爬樓梯的次數。關節出問題後,可以爬樓梯但是僅限生活所需,盡可能避免爬

0
0
915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無庸置疑,但我們卻無法完全避免猝死的發生,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像是廣州首屆馬拉松有2位參賽者猝死、澳洲華裔32歲牙醫參加海灘馬拉松終點前衝刺引發心臟病死亡、布達佩斯半程馬拉松一名27歲年輕男子於終點前一公里昏倒猝死…,每次聽到這些案例,總是讓人無限遺憾。

0
0
665
分類: 運動恢復

運動後出現肌肉痠痛的話,只能休息什麼都不能做嗎?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加速和痠痛說掰掰呢?來~來~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讓我們來為你解答

0
0
2192
不少人在發生腳踝扭傷的當下總認為只要休息幾天、腫痛消失就算好了,但再度開始運動後卻發現腳踝仍然隱隱作痛。事實上,像這種關節扭傷類的運動傷害,受傷的組織要復原需要血液將負責修復、生長的細胞帶到受傷組織處去工作,所以血液供應越旺盛的地方,修復的速度越快,血流越少的地方,修復的速度就越慢。

0
0
1297
作為長跑運動員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恆定的循環週期中,身體不斷的被破壞及恢復適應。我們將身體推到能力的邊緣,然後耐心等待他進行癒合恢復,重複著這樣的循環,身體逐漸的變的更為強壯。簡言之,這就是所謂的「訓練」。人體的系統是非常複雜的,但訓練的基本過程其實是相當簡單直覺的。

1
0
971
腳一踩地就好痛!難道是足底筋膜炎?王凱平醫師全面分析,足底筋膜炎的基本症狀、區分足底筋膜炎的部位、瞭解疼痛的位置,簡易的分析讓你在接受醫療和自我防護方面,更加全面!【 運動傷害退散】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系列:基礎知識篇

0
0
1305
「能否應用反射性性能重置來預防大腿後側拉傷呢?」關於這個議題,美國田徑教練Tony Holler有寫了一篇文章「Why Use Reflexive Performance Reset(為什麼使用反射性性能重置)」,RPR 不能治療或修復受傷,但可以應用於改善運動表現及傷害預防上(預防大腿後側拉傷)。

0
1
3398
絕大多數都發生在外側的腳踝扭傷本質上是韌帶的拉傷或撕裂。如果扭傷後,位在外踝前方「1點鐘」的這個區域壓起來最痛、看起來最腫,就應該尋求有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進行診療。

0
4
1223
分類: 運動恢復

您可能曾經聽長輩說: 現在關節退化了,所以越來越不適合運動了。事實上正好相反,無論是美國骨科學會的建議或是各種大型研究都證實,適度運動對於減緩關節退化非常有效!為關節退化所苦的朋友們,要怎麼安排運動呢? 以下三點建議供各位參考:

0
6
894
之前寫了「預防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文章,但若跑步時發生IT Band疼痛時,怎麼辦呢?這個狀況,山姆伯伯遇過,在練跑時,離家裡一段距離之後,IT Band痛了,這下該怎麼辦呢?

1
6
7051
作者: 康健雜誌
分類: 運動恢復

在運動學系的教師辦公室,一群運動學系的學生正互相為彼此「運動按摩」,眼見他們時而用手掌按壓,下一秒又變換為手指揉捏,甚至整隻手肘都派上用場,還傳來斷續續的哀嚎聲。神奇的是,按摩沒多久,原本身體結塊僵硬的部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柔軟有彈性肌肉。

0
4
2121
在運動傷害門診中,三不五時會碰到慢性外踝疼痛的患者。這些患者當中,有一部分有所謂踝關節不穩定的現象。踝關節不穩定的原因大多是曾經有較嚴重的踝關節扭傷(這邊說的主要是外踝扭傷)。扭傷後,負責維持踝關節穩定的一條或多條主要韌帶受損、鬆弛或斷裂以致失去功能,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0
4
1733
分類: 運動恢復

所謂的徒手按摩,是用手施力於皮膚,對組織提供機械性的刺激,藉以與神經系統發生作用,進而影響筋膜線、內臟器官和循環系統。然而,按摩的作用不局限於身體組織和關節,因為它以人為本,除了生理功能外,也要兼顧智力和情感方面的狀況。

0
2
2670
拔罐,這個在台灣的你我都還算熟悉的中醫傳統處置,到底有沒有效?又是為什麼有效?有沒有什麼風險或禁忌?

0
0
1765
愈多愈好,這種方法不僅主宰肌力與體能的領域,也在美國人的一般生活中。更多東西、更多食物、更多錢、更多星巴克。教練經常想要運動員更努力,但當談論到更高等級的運動員時,愈多反而更糟。更多不一定好的原因之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疲勞。

0
0
2355
老是聽說跑步傷膝蓋,到醫院去醫生說跑步最傷膝蓋,要盡量避免。根據運動筆記網站2016台灣跑步大調查,47%的跑友有膝蓋疼痛的問題。但跑步真的傷膝蓋嗎?我就是喜歡跑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