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臺灣平均每10位成年人、每5位青少年中各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研究指出,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低於無定時定期運動者,預防憂鬱要做情緒篩檢及建立運動紓壓習慣。
去到任何一家健身房,錯誤的彎腰姿勢還是隨處可見。史考特甚至認為這可能是現代生活的原罪:長期的坐姿讓大家都失去了使用髖關節的能力。為什麼不該彎腰?今天讓史考特用解剖學的觀點來為大家剖析。
貝西氏症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手術,然而這類傳統治療並非對所有患者有效,對於「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治療目標是儘早緩解腸道潰瘍,幫助病人改善營養,衛生福利部已核准生物製劑用於傳統治療失敗的中度至重度的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貝西氏症患者除了要找對醫師、及早診斷治療,也呼籲患者要盡量避免感染或是壓力等危險因子。
現代人生活緊張再加上飲食油膩,許多民眾為了確保胃腸健康,會購買標榜有整腸助消化的益生菌來食用,希望能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益生菌種類非常多,但同一種菌並不適對每個人都適用,因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生活型態的差異,導致南北民眾,體內所需菌體也不同。
低頭族玩手機或打電腦若一旦成癮,小心「滑鼠肩」找上門,復健科醫師提醒,需多加節制上網時間,多參與戶外活動將有助於遠離「滑鼠肩」,「滑鼠肩」主因為長時間不當使用滑鼠或手機,導致肌筋膜疼痛,或肩膀肌腱炎或頸椎神經病變,肌筋膜疼痛會有壓痛點生成,肩膀肌腱炎會讓手過肩時感到疼痛,尤其是手臂內轉時,頸椎神經根病變則在低頭抬頭時會感覺疼痛。
我們日常生活中坐姿不良,讀書辦公長時間久坐,尤其現代社會打電腦用手機多造成頸部肌肉相當大的負擔,尤其搭公車搭捷運的時候,環顧四周都是低頭族頸部酸痛是常見的一個問題。這一類的情形越來越普遍,而且各種年齡層都有,在此為大家介紹兩個穴道按摩就是在幫我們解決以上常見的問題。
台灣人民平均營養素攝取不均,重油重鹹的生活習慣更是讓抽血報告滿江紅,中國醫藥大學新營養食代陳柏鈞營養師曾經類似的案例,在專業的營養輔導後,體重及體脂肪皆下降,血脂也回到正常的範圍內;民眾平時就應該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別等到健檢不及格,才後悔莫及。
衛福部已啟動第二級(橘色警戒期)高溫預警行動方案相關措施,為提醒及預防民眾健康傷害,各相關單位已經啟動第二級高溫預警行動方案的各項措施,監測各醫院因熱傷害至急診就醫情形,結合民間資源、各地衛生醫療與社福單位加強對獨居老人及街頭遊民等弱勢民眾的訪視關懷服務等工作。
今年溫度屢創新高,全台熱烘烘,因為天熱而產生身體不適的高危族群,包括大於65歲以上年長者、患有心臟病或高血壓的慢性病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以及小孩更需多加注意。
慢跑一直是一項可以保持年輕的運動,慢跑這項運動在全球運行了幾十年之久沒人說它會使人老化。如果真有使人老化的話,那是因為馬拉松選手都是在戶外進行練習、如果是在戶外進行練習、受到陽光以及髒空氣的影響當然久而久之會影響你的皮膚。如果你沒有好好做好防曬,慢跑完又沒有好好做清潔當然會容易老化的快!
林醫師從醫近二十年,愛笑瑜珈運動可以說是他所遇到最便宜、最有效、最沒有副作用的療癒身心的好方法了。接觸四年多以來,見證了許多奇蹟,也幫助自己療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久站或是跑步容易造成小腿肚疲勞痠痛、僵硬,按壓「承山穴」能減緩不適。
傳統的中醫是用「望、聞、問、切」來診療病患,即使現今科技發達,大多數的中醫師不需藉用精密儀器,仍然可以帶給病人很好的療效。也許大家不知道,西醫在診療病患時,其實也是運用類似的思維,對複雜的病情作出判斷。
失眠可說是現代最常見的文明病,偶一為之不打緊,然而若長期下來,會使人易怒、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可忽視。而想要治療失眠,就必須解決背後的原因,其中藥物治療只是部份,另一部份要靠「改善睡眠衛生習慣」及「放鬆練習」。對此醫師也提供5撇步,由日常生活做起,協助從根本改善失眠問題,甚至有機會不靠藥物就可以得到好眠。
上班族面對每天繁重的工作、大大小小的會議,必須上緊發條,一刻也不能鬆懈。根據華義國際與1111人力銀行共同合作「職場十大顧人怨」網路大調查顯示,上班族在面對顧人怨時,多達3成2的人會用「大吃」紓壓。為解決此種飲食失衡現象,趙函穎營養師提醒,平日、假日飲食習慣都要維持營養均衡。
按壓「風池穴」放鬆頸部後方肌肉,能減緩落枕、後頸僵硬和痠痛問題。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加上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容易誘發便秘問題,若持續輕忽可能影響健康甚至事業發展。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早餐缺乏膳食纖維的攝取,也是造成便秘主因之一,建議上班族養成「好便力」三力原則。
長期壓力會讓身體累積過多壓力荷爾蒙,引發各種疾病,短期症狀包括情緒不穩、容易疲倦、失眠或記憶力變差,長期則可能免疫系統下降,甚至罹患憂鬱症、焦慮症。不過,臨床發現超過七成民眾用錯了紓壓方法,有些人靠抽菸、喝酒卻疾病上身;也有透過狂吃零食或血拼。為避免生活壓力持續累積,精神科醫師魏福全提供民眾「4S」紓壓口訣,從日常生活簡單的做起。
雖然說每個人老了以後都會長骨刺,但還是有一些潛在的因素,例如:體重過重、從事太激烈的運動、每天搬重物的粗重工作、久坐久站而且姿勢不良,還有以前曾經骨折、開刀、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也比較容易長骨刺。要如何預防骨刺一起來看看林醫師怎麼說?
「合谷穴」是臨床上常用穴道,方便好找,按壓「合谷穴」能刺激全身氣血運行,提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