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知識
人物專訪
活動快訊
虹映嚴選
0
註冊
X
0
1
1505
分類: 健康生活

運動對健康極為有益,這點在科學上幾乎無庸置疑。但運動對孕婦是否也一樣好處多多?許多人可能就有不同看法了。本篇整理現有科學證據,來分析懷孕中運動的好處與風險。

0
0
838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疾病防治

我們知道會因為曬太陽得到維生素 D,它有助於骨頭強健,但你知道它也有助於心血管嗎?一起來瞭解。

0
1
568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健康生活

對於現代人來說,骨骼發育可說是打從青春期就一直跟著我們,年輕的時候關心是否能繼續長高;過了 25 歲之後就開始擔心骨質流失的問題,於是乎開始尋求增高、補鈣之類的方法。但從一篇新發表的研究來看,或許骨質這個問題我們得用更長的時間軸來看待。

0
0
1477
作者: 歐卡爾
分類: 養生保健

板機指為手指頭常見的問題,當手指頭在彎曲的位置卡住時,可能需要用另一隻手去被動扳開拉直,有些人在指頭扳開的瞬間感到疼痛。我們在家可以透過適當的休息、熱敷、伸展、運動,來改善板機指,居家運動如何做,一起來看看物理治療師的說明吧!

0
0
1741
作者: 歐卡爾
分類: 疾病防治

足底筋膜炎的徵狀為何?如何造成的?哪些人為好發族群?當你足底筋膜炎時,怎麼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處置方式就很重要,一起來看看物理治療師怎麼說。

1
0
2593
是誰惹的禍?為什麼跑步這麼久膽固醇始終降不下來?影響血脂肪的因素複雜,除了常見的可控因素如:飲食、運動之外,無法控制的遺傳因素仍然佔很大的比例。醫師建議應正確地認識運動有助於降低血脂肪的事實,但不應有過度的不當期待。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做好生活中能夠控制的項目,如:飲食、運動、尋求專業意見檢視用藥與健康問題,剩下的反而應該是放寬心胸,接受每個人先天的差異。

0
1
1109
分類: 健康生活

根據2015年台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慢性失眠盛行率為20.2%,話句話說,每5個人就有1位有失眠問題。近一步統計發現,失眠患者中,64.5%對藥物有負面看法,67.3%希望依靠非藥物治療。在非藥物治療的選擇中,褪黑激素相當有名,在國外它是隨處可見的保健產品。到底褪黑激素是什麼?扮演怎樣的生理角色?有哪些應用?一起來瞭解吧!

0
0
2307
我們知道了AGEs 是什麼,又它們可能對身體帶來哪些影響後,本文我們就來看看各式各樣食物的AGEs 含量為何,並討論不同類型的食物或是烹調方式對 AGEs 的影響。

0
0
2490
現代化的飲食,高溫加熱、燒烤、高蛋白、油脂以及加工食品等,會使食物的AGEs含量大幅增加,而這或許是慢性病盛行的始作俑者之一。在過去許多的文章裡,「糖化終產物」是個滿常被提到的名詞,只是它涵蓋的範圍與內容其實還有點給它複雜,營養共筆整理出一系列讓人好懂的資訊出來,一起來瞭解吧。

0
1
2115
分類: 健康生活

活動量是否足夠,不同的切入角度,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些指引建議,每週要運動150分鐘以上 ; 但是,重訓150分鐘跟散步150分鐘,雖然時間相同,帶來的身體影響可能不同!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班就已經夠累了,尤其是做粗重工作的人,下班後哪來的體力運動?活動量要怎麼評估?到底要多少才足夠?針對這類的複雜問題,我們可以用個人化活動指標 (Personalize

0
0
757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疾病防治

每個人體內都會進行非酵素糖化,隨著年紀增加,清除能力也會跟著下降,我們也能把它可看成是一種老化,不過有些疾病,像是糖尿病就會加速它的發生。本文與大家分享一篇發表在生物醫學材料的力學行為期刊上的研究試圖提出骨骼膠原蛋白糖化與骨骼脆弱之間的因果關係。

0
0
943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疾病防治

與大家分享一篇最近在糖尿病學期刊上的研究發現,活動量一樣的狀況下,餐後走路者的血糖顯著比非餐後走路者的血糖要來得低,若再去細看餐別的話,三餐當中晚餐飯後走路的影響最為顯著。也就是說,晚餐後去走路對血糖的穩定作用最大。對於糖尿病的管理,除了飲食上的注意事項,規律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1
4
13450
作者: 風哥
分類: 疾病防治

「我也知道經常運動對身體好,能促進身體健康。我每天也都有堅持運動,為什麼身體的毛病還是一堆?難道是我DNA有問題?」當然不是!日常運動對身體有益是沒錯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您的運動強度夠嗎?

0
0
1102
作者: 健行筆記
分類: 養生保健

爬山是耗費大量體能的活動,若運動過度加上使用不當而且又沒有好好休息保養,幾次下來很容易造成下背部或是下肢關節部位的運動傷害,最終導致腰痛、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韌帶發炎、踝關節炎、足底筋膜炎等各種髖、膝、踝骨骼疼痛問題。改善之道除了加強登山技術如多做保護膝蓋的訓練、調整姿勢步伐、慎選登山裝備以及適度休息,食補也不失為預先保養的一個好方法。

0
0
1015
分類: 疾病防治

飲食控制和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兩大基礎。近幾年,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可能引起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如腎衰竭和失明等,在藥物控制糖尿病的同時,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扮演著重要的治療輔助作用。

1
0
7792
作者: 風哥
分類: 醫療新知

安靜心率下降這件事很值得興奮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國際間的大型研究也再再證實:當一個人的安靜心率(RHR)一直都處於過快的狀態時,這可能是「減壽」的嚴重警訊了。

2
0
983
根據日前知名網路入口網站的調查,全球37個受訪國家或地區中,台灣人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的時間高達197分鐘,為世界冠軍。事實上,滑手機對你的影響可不是單純的疼痛而已,這個動作長期下來可是會對頸椎產生永久性的傷害,最後甚至必須要靠開刀才能解決問題。要如何減少因為長時間滑手機所產生的後遺症,一起來看看林醫師的建議吧!

0
1
736
分類: 健康生活

如果史考特問100個人:「你想活多久?」,我可能會得到100種不同答案。有人想要活到200歲,有人覺得60年就很夠了,每個人對於壽命長短的期望大不同。但如果我改問:「你想要健康地活多久?」,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回答:「越久越好」。這正是「壽命」與「健康壽命」的差別。健康壽命是一個人健康、沒有疾病、且擁有正常社會、生活功能的時間。

0
0
4363
分類: 疾病防治

全球肥胖人口,數十年來不斷上升,愈來愈多研究支持,「肥胖,跟癌症風險相關」。此篇論文,分析了95篇系統性回顧跟Meta分析的文章,結論指出,有11種癌症,跟肥胖的關聯性較大 ; 其他癌症與肥胖的關聯性,仍需要更多研究證據來支持!減肥,可以降低癌症風險!減肥的方式,從飲食、運動、藥物到手術,都需要個人化評估。減肥的最基本要求「控制嘴巴、持續運動」。

2
0
12729
作者: 風哥

無論你喜歡的運動是什麼-在山間健行、在跑步機上跑步、在後院陪孩子們玩耍-PAI考量了所有運動與日常活動的強度、時間和頻率,PAI的數據顯示,無論你喜歡持續較長時間但較低強度的走路,或是高強度但持續時間較短的高強度運動都沒關係,只要你能夠每周獲得100 PAI,都能同樣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