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知識
人物專訪
活動快訊
虹映嚴選
0
註冊
X
0
0
1017
作者: 筋肉媽媽
分類: 健康體能

最常聽到女性無法運動的前三名,便是:「沒時間」、「無法放下孩子出門」、「家裡沒地方運動」。 事實上,只要家裡有一塊瑜珈墊的空間,就足以運動到很多了!甚至,把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做家事的時候也在做運動,是否更符合媽咪的時間成本效益呢?今天要教媽咪們用拖把(掃把)做運動。

0
0
1133
作者: 健行筆記

如果你內心有股衝動想要嘗試登山健行,但處於對哪裡有步道、自己適合走怎樣的步道都不清楚,整個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開始的狀況,此文提出幾點提供給心中想要卻不知該如何行動的人參考。

0
0
2850
分類: 健康體能

體重控制並不等於減肥,不管減肥或增重,皆與運動密切關聯。本文的目的,在依據各項運動生理反應的變化,建構出完整的運動與體重控制資訊,進而建立體重控制(減肥與增重)時的正確運動概念。

1
0
4749
分類: 有氧運動

跳繩是簡單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大部分的人都會。但少數肢體不太協調的人怎麼學也學不會。蔡博士也有同樣的困擾,為自己找到了漸進學習的方法,終於學會跳繩。此篇蔡博士與大家分享他的方法,一起來試試吧!

0
0
1095
分類: 健康體能

關於大家在討論如何促進肌肉肥大與增進肌肉功能,包括如何訓練肌肉?補充蛋白質的時間?營養補充的方式?事實上,運動訓練的刺激才是達成肌肉肥大或功能增進的主要原因。畢竟,沒有使用與消耗,哪裡會有補償,甚至額外的補償(或超額補償)。

0
0
891
作者: 健行筆記
分類: 健康體能

不論是想要減肥、紓壓、或是想要親近大自然,健行是個立竿見影快速見效的方法,也是個不容許拖延與藉口的運動。只要你的身體還沒到達動都不能動的程度,隨時都是開始健行的好時機!如果你正在尋找離開沙發、登上山林步道的動力,一定要看看這五個你必須出發去健行的理由。

1
0
1129
山姆伯伯工作坊整理《Strong: Nine Workout Programs for Women to Burn Fat, Boost Metabolism, and Build Strength for Life》一書,介紹給大家如何以心跳率做指標,調整運動恢復比例的間歇訓練漸進策略。

0
0
918
分類: 健康體能

對於參與散步、健走的社會大眾來說,瞭解不同走路速度的能量消耗高低以外,不同坡度的走路能量消耗情形,也是相當有意義的運動參與資訊。

0
0
2485
分類: 健康體能

開始運動,對一輩子都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是件難事。並不是缺乏動機:大家都知道運動促進健康啊。障礙往往在能力與提醒。本文提供一些幫你跨出第一步的引導建議。

0
0
5576
分類: 健康體能

運動促進健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建立運動習慣最難的就是從完全不運動到開始運動的轉換。若能善用行為分析與運動處方,跨越門檻建立新習慣就會容易些。

1
0
5477
強化下肢不單只是進行一些深蹲,您必須訓練下肢所有的肌肉,包含股四頭肌、臀肌、腿後側肌及有助於移動及穩定下肢的較小肌肉群。鍛練這些肌肉群,您需要幾種動作來訓練您的最大肌力、單腳肌力、穩定度甚至是活動度。這樣的方法讓您成為一為更全面的運動員,同時減少傷害的風險。MBSC訓練機構的創辦人 Mike Boyle 建議以下7個下肢肌力動作,將它們整合到你原本的訓練菜單

0
0
914
你知道自己內心的目標明確,但卻總是在該念書的當下跑去打電動或和朋友聊天,明明要減重,手上卻還是拿著餅乾鹽酥雞,或在預定運動的時間賴床或看電視,這是怎麼回事?還為自己的拖延懶散懊惱嗎?來看看最有效的意志力鍛鍊法。

0
0
973
肌力訓練看似危險,其實很安全,但前提是您能舒適、無痛下操作指定的動作。在 The Hauber Method™ 網站上有一篇文章,提到無背疼下進行動作,一塊來看看。

1
0
1758
作者: 健行筆記
分類: 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對山友們而言相當重要,能夠幫助平衡肌肉發展、穩定關節、加強跨步力量和降低登山時造成。只要求基本程度的話,這裡有5種各60秒的動作,時間與地點都很彈性,趕快來試試!

0
0
967
作者: 健行筆記
分類: 健康體能

想要輕鬆的登高望遠不是一蹴可及的、但也不是遙不可及,藉著鍛鍊體能可以幫助在登高健行方面的體能日益進步。假使你是從未登山健行過的新手,建議你勿躁進,要一步一步循序進行鍛鍊計畫。

0
0
936
作者: 淘寶林

你很可能已經注意到這個又大又詭異的繩子盤曲在健身房的角落,也許你也曾看到有人在健身房裡使用,其實這條好像大力士才會用的戰繩對於跑者而言也非常有幫助,可以藉由改變繩子的粗細與長度來調整運動的強度與使用方式。

0
0
550
作者: 健行筆記
分類: 健康體能

想要安全、有效率地展開健行生活,不妨運用本文建議的小訣竅作為準備方向。

0
0
904
山姆伯伯翻譯綜合格鬥MMA教練Joel的文章《Conditioning for Strength Athletes》:肌力及爆發運動員有需要進行體能訓練嗎?對於想要發展力量和/或肌肉量的人來說,應該擔心體能訓練?若擔心的話,他們應該做什麼?速度慢的訓練方式是否真得讓您變慢呢?一起來了解吧!

0
0
892
Eric Cressey 教練主要訓練的對象以棒球選手為主,傳統上我們都認為透過跑步來建構【有氧能力】,而事實上,我們可以透過活動度動作的循環來建構選手的有氧能力,提供選手足夠動作的多樣性,本篇山姆伯伯為大家做個簡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