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知識
人物專訪
活動快訊
虹映嚴選
0
註冊
X
1
0
1030
作者: 風哥

安靜心率已從普通的臨床指標演變為與不良預後相關的心血管危險標誌。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安靜心率升高是全因的,非心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這獨立於傳統的危險因素和其他可能混淆的人口統計和生理變量,例如年齡,性別,身體或心肺適能等。因此,安靜心率升高可與吸菸、高血壓和血脂異常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相比。

1
0
1284
作者: 風哥

缺乏運動是當今全球第四大死亡危險因素,不運動或運動量不足也會增加許多健康狀況的風險。因此規律的CRF評估對於人的健康有關鍵的重要性,對於實施有計劃的鍛煉來提升個人的心肺適能將對人類對抗COVID-19疫情是有具體意義與效果的工作。

1
0
2319
作者: 風哥

除了飲食和運動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也會影響體重和脂肪流失。你可以採取許多簡單的步驟來快速、輕鬆地增加脂肪燃燒。無論是為了要改善整體健康狀況,還是只是想在夏季展現美好身段...

2
0
840
作者: 風哥

人腦僅佔總體重的2%,但它卻佔總血液供應的15%至20%。這可能是失智症檢測的線索!

1
0
5915
分類: 疾病防治

流感季節加上疫情肆虐,您是不是也害怕自己的免疫力不夠呢?其實,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營養師,吃對食物,就能提升免疫戰力!建立自然防護力,守護健康就從「吃」開始!

0
0
5835
免疫能力提升,才是抵禦病毒的關鍵!我們整天在外等於 100% 暴露在病毒中,無處逃脫。口罩隔離、酒精消毒無法完全抵制病毒,僅能避免接觸。因此防疫重點在於免疫能力!

1
0
937
作者: 咪卡
分類: 養生保健

對抗疲勞除了適時地起身走動、伸展筋骨,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和運動並睡個好覺之外,你也可以試試看按摩一些穴道來紓壓!今天就要來介紹三個紓壓穴道給大家,一起跟疲勞說掰掰!

0
0
3932
作者: 方格子
分類: 健康生活

做運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開頭三個星期是關鍵,各種原因諸如忙碌、疲倦等都會誘使你放棄,這個時候無論如何,記緊要堅持唷!如果你連續三星期都無間斷地每天運動,意味著你已慢慢將每天運動變成習慣,就好像每天習慣洗澡一樣,不洗澡一天反而不習慣,只要將運動成為生活一部分,自然就不會半途而廢了。

3
0
16057
作者: 風哥
分類: 醫療新知

慢性粒線體功能障礙是導致大腦功能低下和精神疾病的主要潛在因素之一。粒線體是人體每個細胞內的獨特結構,每個人有幾兆個粒線體,約佔總體重的10%。

3
0
11984
作者: 風哥
分類: 醫療新知

東方的醫學一直著重於氣,所謂氣血平衡,百病不侵。而近代西方醫學針對與老化相關的慢性疾病則有極大的研究重心放在細胞的能量發電廠-粒線體的功能障礙。事實上,已有太多的研究證據顯示,這些棘手的慢性病幾乎與粒線體功能障礙脫離不了關係。

0
0
3974
作者: 方格子

減肥瘦身是歷久不衰的議題,加上近年健身風氣大興,各種飲食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像是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無麩質飲食、減糖飲食等等,我在出社會開始工作後,發覺長時間久坐的工作型態讓我的身材往橫向發展,決定在鏡中的自己還沒變形太多之前,研究該怎麼樣能夠開心吃又不會胖的方法!

0
0
11720
作者: 風哥
分類: 醫療新知

說到經顱(Transcranial) LLLT對大腦的好處時,相關的醫學研究實在太多了,所以不可能一一列舉!但為了讓你知道到tLLLT對你的健康可能產生的巨大正面影響,我還是堅持用我第一時間發現的相關研究論文來論述每種效應

0
0
1219
作者: 戴承杰
分類: 養生保健

很多人久坐後或剛睡醒時,一踩到地面就痛得跳起來,只能一跛一跛地往前行。 吃了藥,針灸、推拿、復健也做了卻疼痛依舊。這個問題是「足底筋膜炎」,但是我們該如何解決?

0
0
441
分類: 養生保健

全身酸痛好一陣子了,是不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要怎麼樣診斷? 和關節退化有什麼不同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骨質疏鬆症的定義與診斷。

0
0
450
我們每天需要攝取1000到1200毫克的鈣質,才會足夠身體所需。根據調查顯示,國內的中老年婦女平均一天只吃進到400毫克的鈣質,距離每天所需的1000毫克差距很遠。在台灣,成年人大概有七到八成缺鈣。

2
0
1469
作者: 戴承杰
分類: 養生保健

小腿的內側有足三陰經經過,外側有足少陽膽經及足陽明胃經經過,後側則有足太陽膀胱經經過。所以適度地拍打小腿有活絡足部六條經絡的作用,也可以達到消除水腫脹痛以及舒緩肌肉僵硬、預防抽筋的效果。

1
0
4045
作者: 風哥
分類: 醫療新知

 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AD)患者逐年增加,已逐漸演變成全球流行病的程度,對大腦健康的關注已成為多數人的重要大事。從藥物到冥想,人們正在尋找改善大腦並使其保持一輩子健康的方法。而低能量光療法可能是你甚至你的醫生都不知道的一種改善你大腦疾病的有效療法。 

0
0
473
分類: 養生保健

如果骨骼的負重增加,骨骼自然就會慢慢長得比較強壯。不但骨頭內的骨小樑會變得更粗,更能承受重量,骨頭外層堅硬的皮質骨厚度也會增加,使骨骼變粗,變得更能承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