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知識
人物專訪
活動快訊
虹映嚴選
0
註冊
X
1
0
736
高麗菜是市場中最常見的蔬菜,已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除了營養好吃外,您知道高麗菜葉有抗發炎的效果嗎?最新研究顯示,包裹高麗菜葉在膝蓋上,可以減輕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效果甚至與含有西藥成分的痠痛藥膏相當!

0
1
520
骨質疏鬆是現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台灣每年髖部骨折約為16000例,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女性一年內之死亡率約為15%,男性更高達22%,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為主。骨質疏鬆在台灣的盛行率較想像中高出許多。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的調查發現:台灣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僅有百分之二十四骨質正常,超過七成有骨質流失的問題。

0
0
678
膝關節疼痛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依據發生的原因會有所不同。有時只是單純疼痛,有時會合併紅腫、僵硬、無力、不穩、活動有聲音、活動受限等症狀。

0
0
687
分類: 銀髮健康

根據統計,一年內每三位老人就有一位曾經跌倒一次以上。跌倒時若重擊頭部很可能當場致命,就算沒有撞到頭,也很可能造成髖部、脊椎、手腕等處骨折送醫開刀。每年至少有一萬六千位老人髖部骨折,而這些骨折的患者面臨的是與某些癌症末期相當的死亡率,死因主要是行動不便、臥床所帶來的併發症。

0
0
1150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指膝關節長期承受重力下,關節軟骨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失去彈性,進而發炎產生疼痛的情形。患者常因此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年紀越大,「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率就越高。

0
0
1033
分類: 健康新知

「為什麼已經運動一個月了還是沒瘦?」「我拼命運動還是瘦不下來!」由於我不是開設減重門診或是運動處方門診,在診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詳細解釋要如何運動、如何減重(其實網路上的資訊已經夠多了),因此在此簡單摘要「運動不會瘦」的三大常見原因:

0
5
1294
全台灣大概有350萬名膝關節退化的患者。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包括了家族遺傳、年齡老化、體重過重、過度操勞(例如激烈運動或粗重工作)、舊傷未癒(例如骨折、開刀、或是韌帶受傷),還有營養不均。近年來因為路跑、三鐵、登百岳等運動風行,很多民眾因為沒有作好關節保養,反而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傳統的退化性關節炎治療,不管是打針或是吃藥,大多著重在消炎止

0
4
634
一篇熱騰騰最新出爐的有趣研究文章在昨天 (2016-05-17) 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這個美國波士頓的研究團隊將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隨機抽籤分派到太極拳組與復健物理治療組。分別治療12週後看看哪一組效果較好。

0
4
561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許多人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加害者」,是身體痠痛的原因,讓人飽受疼痛與不適。殊不知它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在時光推進中,不時因為我們錯誤使用或過度使用身體,最後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

0
5
951
在過去,科學研究顯示高蛋白質攝取會造成鈣質流失,以至於有一整個世代的醫藥專業人士都相信肉類吃多會導致骨質疏鬆,就連北部知名醫學中心的衛教專欄也警告大眾「高蛋白飲食,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量」。

1
4
1012
跑步跑到一半,或是騎單車騎到一半,發現膝蓋外側疼痛嗎?繼續跑下去,膝蓋會痛到不行,對吧!這就是所謂Iliotibial Band Syndrome(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通常都發生在長跑選手、騎長程的單車騎士身上,若再加上睡眠不足或身體狀況不佳時,Iliotibial Band Syndrome可能會提早發生。

0
5
628
國人年過半百,七成以上有骨質流失問題。骨科主治醫師戴大為提出十大建議,並指出,存骨本要趁年輕,多運動、適度曬太陽,能有效維持骨質密度。銀髮族要「保密防跌」,勤做「頂天立地」操等低強度運動。

0
5
1388
作者: 康健雜誌
分類: 銀髮健康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人體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0
4
1976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健康新知

些天,共同辦公室的朋友傳來一篇健康文章,並附上「我只要多多呼吸就會瘦了」的結論。點開一看… 喔!雖然是 2014 年的文章,但我覺內容有助於人們建立脂肪代謝的正確認知,是篇值得分享的文章。「當某一個人減重(肥)之後,失去的重量變成了什麼?」BMJ 期刊上有個研究問了家庭醫生、營養師與私人健身教練上面的問題,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專家都有五成以上認為脂肪代謝後會轉

0
4
761
分類: 健康新知

乳酸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員的天敵,它讓我們深蹲時大腿如燒灼般疼痛,讓我們跑完全馬的隔天雙腳痠軟。許多人用熱敷、緩和運動、按摩、加壓腿套等方式來加速乳酸的排除,這些做法也確實有「部分」的效果能減緩痠痛,促進恢復。

0
4
2128
在運動傷害門診中,三不五時會碰到慢性外踝疼痛的患者。這些患者當中,有一部分有所謂踝關節不穩定的現象。踝關節不穩定的原因大多是曾經有較嚴重的踝關節扭傷(這邊說的主要是外踝扭傷)。扭傷後,負責維持踝關節穩定的一條或多條主要韌帶受損、鬆弛或斷裂以致失去功能,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1
3
30734
近來PRP自體濃縮血小板注射在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成為門診詢問度最高的療程。但由於PRP注射療法所費不貲,也不是每一個人打完就會有效,很多人懷疑這只是噱頭,甚至是醫生推銷賺錢的伎倆。

1
0
1484
分類: 健康新知

血糖會受到很多因素所影響。根據糖尿病大師 Defronzo 的研究,造成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機轉,主要有八大因素,其中一項就是中樞神經(傳導物質)失能。因此,調控食慾的相關神經元若出現問題,連帶的血糖也會波動,甚至導致肥胖。

0
0
1233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健康新知

上一篇提到澱粉食物的升醣指數,越好消化的食物變成葡萄糖的速度越快,不過有趣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澱粉我們都消化得了,澱粉食物在小腸裡面經過消化後最後會出現兩種命運: 1. 變成葡萄糖:可以被消化的澱粉或糊精,最後會被消化分解成單醣的葡萄糖 2. 抗性澱粉 or 糊精:有時候澱粉食物會出現人體酵素沒辦法消化的連結,也就是抵抗消化的澱粉或糊精,它們就沒辦法被分解成葡萄

0
0
1084
作者: 營養共筆
分類: 健康新知

我本來以為知道哪些東西是澱粉食物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有天跟某個朋友聊到玉米是主食(含豐富澱粉),看到他露出看到鬼的表情時,才驚覺自己不該用營養師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知識。所以先讓我們來瞧瞧日常生活中,會碰到哪些含有澱粉的食物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