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

JoiiStore

虹映嚴選

JoiiCare

幸福企業
 
 
X

JoiiSports - 定存你的健康





2018-12-25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根據統計,中年以後,「退化性膝關節炎」就有可能發生,且年紀越大,發生率就越高,五十歲後的發生率約20~30%,到了七、八十歲時,可高達七成左右。至於發生的原因,和年齡、性別、體重、職業等關係密切。女性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比男性又多了一倍。在台南的鄉村地區,人口組成以老年及務農人口居多,長期務農、挑重為退...


2018-12-18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肥胖的人膝關節有較高的機會退化,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據統計,BMI達30以上的肥胖患者較常人多出7倍的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2018-10-18    作者: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依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灣有高達15%的人,有膝蓋退化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許多朋友只要走久了或是攀爬樓梯,雙腳膝蓋就開始緊繃痠軟,久而久之更加不想走動,結果雙腿反而加速退化。


2018-09-12    作者:山姆伯伯的工作坊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這邊只討論脊椎與背部簡單的保健方法。即使你的背部已經疼痛不已、並在接受治療當中,我們還是鼓勵你嘗試這些簡單的小方法,讓背部慢慢康復,變得更加健壯。


2018-08-07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上了年紀,骨質不好的人一旦跌倒了,很容易就會骨折。而這個骨折帶來的影響非常的巨大,可能一個好端端都可以走的人,突然就需要臥床,坐輪椅,或使用助行器行走。後續帶來的照顧需求,可能也會讓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承受龐大的經濟壓力。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是現代預防醫學非常重要的課題。


2018-08-01    作者:聯新運醫中心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Osgood-Schlatter Disease這個名詞大家肯定很陌生,但如果說「生長痛」應該就突然「親切」了不少。做為運動醫學醫師,我實在不怎麼喜歡生長痛這個替代性的俗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這會讓人覺得這是孩子在經歷青春期階段的一個「正常現象」。


2018-07-02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骨骼的成長很早很早就開始了!打從在娘胎中時,媽媽有攝取足夠的營養,可以幫助寶寶有健康的骨骼。而出生之後,成長最快的就是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我們大概會在二十幾歲時達到一生中的巔峰最大骨量,之後就開始慢慢下降。


2018-05-28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要保持健康,怎麼吃很重要。這個原則也適用於骨骼健康。均衡且健康的飲食可以在每一個年紀幫助骨骼健康,降低骨質疏鬆風險。骨骼的健康有賴於下列幾種重要元素:一、鈣質 二、維生素D 三、蛋白質 四、微量元素


2018-05-16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人工膝關節手術後初期的復健目標為減少腫脹、增加活動度、訓練大腿肌力。簡單的幾個動作其實在家就可以做。有任何疑問需洽詢您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2018-05-08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高麗菜是市場中最常見的蔬菜,已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除了營養好吃外,您知道高麗菜葉有抗發炎的效果嗎?最新研究顯示,包裹高麗菜葉在膝蓋上,可以減輕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效果甚至與含有西藥成分的痠痛藥膏相當!


2018-05-01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骨質疏鬆是現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台灣每年髖部骨折約為16000例,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女性一年內之死亡率約為15%,男性更高達22%,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為主。骨質疏鬆在台灣的盛行率較想像中高出許多。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的調查發現:台灣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僅有百分之二十四骨質正常,超過七成有骨質...


2018-04-02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膝關節疼痛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依據發生的原因會有所不同。有時只是單純疼痛,有時會合併紅腫、僵硬、無力、不穩、活動有聲音、活動受限等症狀。


2018-03-26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指膝關節長期承受重力下,關節軟骨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失去彈性,進而發炎產生疼痛的情形。患者常因此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年紀越大,「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率就越高。


2018-03-14    作者:聯新運醫中心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全台灣大概有350萬名膝關節退化的患者。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包括了家族遺傳、年齡老化、體重過重、過度操勞(例如激烈運動或粗重工作)、舊傷未癒(例如骨折、開刀、或是韌帶受傷),還有營養不均。近年來因為路跑、三鐵、登百岳等運動風行,很多民眾因為沒有作好關節保養,反而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


2018-03-13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一篇熱騰騰最新出爐的有趣研究文章在昨天 (2016-05-17) 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這個美國波士頓的研究團隊將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隨機抽籤分派到太極拳組與復健物理治療組。分別治療12週後看看哪一組效果較好。


2018-03-08    作者:聯新運醫中心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許多人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加害者」,是身體痠痛的原因,讓人飽受疼痛與不適。殊不知它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在時光推進中,不時因為我們錯誤使用或過度使用身體,最後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


2018-03-06    作者:史考特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在過去,科學研究顯示高蛋白質攝取會造成鈣質流失,以至於有一整個世代的醫藥專業人士都相信肉類吃多會導致骨質疏鬆,就連北部知名醫學中心的衛教專欄也警告大眾「高蛋白飲食,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量」。


2018-02-26    作者:山姆伯伯的工作坊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跑步跑到一半,或是騎單車騎到一半,發現膝蓋外側疼痛嗎?繼續跑下去,膝蓋會痛到不行,對吧!這就是所謂Iliotibial Band Syndrome(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通常都發生在長跑選手、騎長程的單車騎士身上,若再加上睡眠不足或身體狀況不佳時,Iliotibial Band Syndrome可能會提早發生。


2018-02-14    作者:戴大為醫師   分類:骨骼與關節照護

國人年過半百,七成以上有骨質流失問題。骨科主治醫師戴大為提出十大建議,並指出,存骨本要趁年輕,多運動、適度曬太陽,能有效維持骨質密度。銀髮族要「保密防跌」,勤做「頂天立地」操等低強度運動。


2017-12-28    作者:聯新運醫中心   分類:運動傷害防護骨骼與關節照護

在運動傷害門診中,三不五時會碰到慢性外踝疼痛的患者。這些患者當中,有一部分有所謂踝關節不穩定的現象。踝關節不穩定的原因大多是曾經有較嚴重的踝關節扭傷(這邊說的主要是外踝扭傷)。扭傷後,負責維持踝關節穩定的一條或多條主要韌帶受損、鬆弛或斷裂以致失去功能,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服務專線:03-5506858 #510
服務信箱:service@joiiup.com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 2025 虹映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