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JoiiStore
虹映嚴選JoiiCare
幸福企業www.joiiup.com
肩肘腕是上肢的主要關節,肘部及手腕的問題在Part 4、Part 5已經介紹過了,現在就來談談肩關節。
肩袖肌群(rotator cuff),包括岡上肌(Supraspinous Muscle)、岡下肌(Infraspinatus Muscle)、小圓肌(Teres Minor Muscle)和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Muscle),分別取首字母又稱SITS肌群,肩關節動態穩定的重要肌群。
這四塊肌肉起源於不同的區域,但卻都附著在肱骨結節上,除肩胛下肌附著在肱骨小結節上,其餘三塊止點均在大結節。四塊肌肉的遠端附著點形成一條直線,中間有結節間溝,肱二頭肌肌腱從中通過。它們匯聚於盂肱關節囊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包圍肩關節的腱袖。
肩膀疼痛可能是肩周炎,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病人手臂無法垂直上舉,肩膀舉到一定的角度時,會感覺肩膀像被拉住一樣,無法進一步上舉,在肩膀各個方向的活動度都出現問題,包括前舉、外旋、外展、內旋活動範圍都受到限制。與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有很多,如肩袖損傷、肩關節周圍撞擊症、頸椎病等。肩袖損傷常見於提拉重物、摔倒時肩部撐地,外力牽扯造成肩袖的撕裂。
Part 6:解決肩頸痠痛《天天過三關,時時都平安》
手三陰是從胸走手,手三陽是從手走頭。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三條經絡。
手陽明大腸經分布於人體食指、上肢外側前緣及肩、頸、頰、鼻側,循行20個穴位。其中有6個穴位在肩、頸和面部,其餘14個穴位則分布在手部及上肢背面的橈側。
手少陽三焦經分布於人體無名指、上肢外側中部、肩頸及頭面部,循行23個穴位。其中有13個穴位在上肢的外側,其餘10個穴位則分布在側頭、頸和肩部。
手太陽小腸經分布於人體手小指的尺側、上肢外側後緣、肩後、肩胛、頸部、面部、目外眥、耳中,循行19個穴位。其中有8個穴位在上肢背面的尺側,其餘11個穴位則分布在肩、頸和面部。
運動方式
活化肩關節的運動方式我們稱「過三關」,進入過三關的活化運動之前,我們要先找到肩井穴的位置。
肩井穴屬足少陽膽經,位於大椎穴和肩峰連線的中點,前直對乳中,也就是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是治療頸肩酸痛的重要穴道。
過三關運動的方式就是由右手掌拍打左側肩井穴開始,經由肩膀,走外側到手肘,經外側到手腕、手背、手指而出,一組做九下,一次做三組;接著換左手掌拍打右側肩井穴,一樣進行三組。如此一來可以刺激手三陽穴道及頸肩肘腕等處的筋脈,促進氣血循環。
預祝大家多多運動,《天天過三關,時時都平安》。
參考資料:
1. https://kknews.cc/health/p4eznv8.html
3. https://kknews.cc/health/p5q2b2.html
4. https://kknews.cc/health/boypbkn.html
5.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685
《強化三力,健康如意》系列文章
第一部份:腦力《頭腦靈光,辦事不慌》
Part 1:繞行百會,什麼都會
Part 2:耳朵暖和,聰敏快活
Part 3:眼睛明亮,神采飛揚
第二部份: 握力《掌握希望,人生旺旺》
Part 4:握緊拳頭,萬事不愁
Part 5:手肘順暢,人生看漲
Part 6:天天過三關,時時都平安
第三部分:腿力《打好基礎, 通行無阻》
Part 7:膝蓋有力,拐杖離去
Part 8:捶打小腿肚 輕鬆未來路
Part 9:蹲得下來 走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