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JoiiStore
虹映嚴選JoiiCare
幸福企業www.joiiup.com
圖片來源:凃醫師的運動保健室
小蕙是一個經常需要穿高跟鞋的上班族,三多個月前,她在溼滑的路面上不小心扭到了左腳踝,她想起兩年前下樓梯時扭傷右腳踝的事件還餘悸猶存,她說因為那一次扭傷沒照顧好,所以,一直到現在只要天氣變濕冷,或者走比較多的路,右腳踝就會感覺痠痛,因此,這次扭傷她特別記取教訓,小心翼翼的照顧左腳踝,還買了一個據說固定效果非常好的護踝,扭傷的前兩個月,她拋棄了高跟鞋,只要走路的時候都一定是平底鞋加護踝,但是即使是這麼小心的保護,經過了三個月,他的左腳踝還是一走路就痛,甚至比右腳踝的情況還糟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前一篇文章(扭傷到底多久才會好?)中,我們提到扭傷最怕的一種病人就是太樂觀,太早開始激烈的運動,讓還沒長好的脆弱的肌腱或者韌帶又再次拉傷,然而,小蕙的情況剛好完全相反,但也是門診中很常見的一種類型,她的問題就在於太過保守,一直穿著護踝,連動都不敢動,結果在過度保護的情況之下,受傷的肌腱或者韌帶因為刺激不足,因此,生長修復的情況也很差。
關於骨折的癒合普遍已經有一個觀念,就是只要經過良好的固定之後,醫生會囑咐要輕輕地踩地,讓骨頭感覺有負擔部分的體重,然後慢慢增加踩地的重量,這樣骨頭才會癒合的更快更好。但是,對於肌腱或者韌帶的撕裂傷,大家卻不知道原來肌腱或韌帶的癒合也是需要被刺激才能長好的,這就是所謂的物理性的刺激,例如,關節活動、拉筋伸展等,適當的給予新生組織一個有方向性的張力,這樣一來新長出來的千千萬萬條微小纖維,才能排列整齊,這樣肌腱韌帶的強度才夠,如果癒合的過程中缺少了物理性的刺激,那麼新生出來的小纖維方向會亂七八糟,就像是一團塞滿了肌腱韌帶撕裂縫隙的小肉芽,用點力一拉就又分開了,根本就沒有強度可言。
現在運動傷害的復健觀念早已不建議扭傷之後一直固定不動,及早開始適當的復健活動是促進康復最好的策略。很多研究都發現,如果在肌腱韌帶修復的過程之中,將受傷的部位完全固定不動的話,生長出來的肌腱韌帶強度會很差,但如果能夠適當的活動或者伸展,有足夠的物理性刺激的話,那麼強度就會提高,因為物理性的刺激不僅會提高修復細胞的活性,也會讓新生的纖維排列變得更整齊有規則。
所以,如何能讓撕裂的肌腱韌帶長得更強壯呢?答案就是,在修復的過程之中,儘早給予適當的物理性刺激,但必須避免劇烈的拉扯。而做法其實很簡單,當過了發炎期(受傷後的三到七天)之後,就儘早開始主動的關節活動,也就是輕微的活動一下關節,在不造成疼痛的情況之下,再加入被動的關節活動,也就是在主動關節活動角度的極限,再多施加一點壓力,讓關節角度再增加一些,另外,肌腱的部分就需要拉筋伸展的刺激。等到了增生期的後期(約受傷後的第二至六周),就應該給予更強一點的物理性刺激,例如簡單的肌力訓練,建議從閉鎖鏈或等長收縮的肌力訓練開始,這能幫助肌腱長得更強壯。到了重塑期時,就應該加重訓練的強度和難度,可以加入開放鏈或者離心收縮等肌力訓練,並且應該開始功能性訓練。
總而言之,過於樂觀或者過於保守,過於激烈的運動或者完全固定不動,對於扭傷的復原都有不良的效果,如何正確地進行復健運動也是一門學問,所以,詳細的復健運動的進度,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會有所調整,建議你與醫師和治療師密切配合,才能讓扭斷的肌腱韌帶長得更強壯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