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

JoiiStore

虹映嚴選

JoiiCare

幸福企業
 
 
X

JoiiSports - 定存你的健康




《運動與中醫的健康觀》經絡篇:手陽明大腸經

按讚
退讚
3 人按讚
 0 則留言
1人收藏

《黃帝內經》是現存的中醫文獻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醫經典著作,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即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系統做了詳細的論述。之前介紹了手太陰肺循行路線及活化運動。每天起床即活化肺經,會讓你氧氣充滿,活力充沛接下來介紹手陽明大腸經20穴,左右共40

 

 

經絡是人身血氣運行,所經過與連絡的通路,經絡就是內連臟腑,外絡肢節,為氣血所運行的道路及能量系統。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線在 《靈樞‧經脈》上記載如下: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也就是說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合谷穴俗稱虎口,為大腸經的原穴)、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沿前臂橈側(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經上臂外側前邊(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向上交會頸部(與大椎穴交會, 當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間, 大椎又名「百勞」,意指其穴能補虛治勞),下入缺盆(鎖骨上窩),絡于肺,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穴(又名水溝穴,位於鼻下.上嘴唇溝的上三分與下三分交界處,為急救昏厥要穴。)─ 左右手兩脈交叉,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行夾於鼻翼兩側 (迎香)。

有的人經常便秘,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商陽穴”(位置在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是治便秘的要穴。只要一遇便秘,就用大拇指指甲掐“商陽穴”可幫助排便。

合谷穴很好找,將拇指、食指併攏,肌肉最高處即是合谷穴;合谷穴可以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對面部疾病療效尤佳,中醫四總穴歌訣中有“面口合谷收”之說。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手陽明穴起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藏,陽谿(經)偏歷(絡)溫溜長,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當,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號迎香。(左右四十穴)

(圖片來源:疾病網)

 

《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所生病:目黃,口乾,鼽衄 ,喉痹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

也就是說大腸經脈有了異常振動就出現牙齒痛,頸部腫脹等現象。 又本經所屬穴位能主治有關「津」方面所發生的病症:例如眼睛昏黃乾澀,口乾,鼻塞,流清涕或鼻出血,喉嚨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側的次指(食指)痛而不能靈活運用。以及下痢、痔瘡、便血、腹痛等。氣過盛實證時,本經通過的部位會發熱腫脹,經氣虛弱不足時,則會出現渾身發冷、打顫,體温升不上來的感覺。

 

經絡循行與時辰

經絡臟腑氣血循行與時辰的關係在中醫典籍中亦有論述。在子午流注歌中提到:「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這就是把流注人的臟腑的十二條經脈與12個時辰互相聯繫。

卯時大腸經當令

卯時(5~7時),大約是指太陽由東方的地平線徐徐升起的時間,此時,旭日東昇,給人生機盎然希望無窮之感。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此時手陽明大腸經當令,是大腸的排毒時間,故最重要的便是「開天門,通地戶」。

五點多鐘天亮了,提醒我們要開天門,就是眼睛睜開,開天門後地戶也要通,即開肛門排便清除腸内毒素。排便之後才會覺得全身清爽舒暢。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有的人習慣清晨拉肚于.此稱「五更瀉」,是命門火衰水份無法運化而腹瀉,易流失水份.口乾舌燥,身體疲勞。

談到排便,在台灣蹲式和坐式馬桶都有,蹲式會比坐式讓肛門肌肉更容易放鬆,比較容易排便。此外足跟阿基里腱可獲得伸展,可以治療及減少足底筋膜炎的發生。選擇蹲式排便,腿的力氣要夠,老人家若站不穩,最好選坐式馬桶。平常可以多蹲馬步,強化大腿肌肉。大腸主津液之運化,意指大腸有吸收水分,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大腸相當於傳輸通道,主管變化水榖,傳導糟粕,若功能失常會導致腹瀉或便秘。

 

藏象學說中所描述大腸的角色

大腸是傳導糟粕的通道

《素問‧靈蘭祕典》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在中醫學裡,大腸別名「傳導之官」,因為大腸有主津和傳化的功能。水谷被消化變成了營養液。液不一定在脾胃處被消化吸收得非常乾淨和徹底,所以有一部分要經過大腸和小腸的進一步吸收和分泌,分别出清和濁的东西,清者為液,由小腸吸收,濁者就為糟粕,由大腸傳導出去。大腸能夠傳導糟粕也能傳導水液,所以稱之為“傳導之官”。

大腸傳導,又主津。《素問‧靈蘭祕典》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別名「傳導之官」,因為大腸有主津和傳化的功能。

大腸主津,意指大腸有吸收水分,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主管消化水榖,傳導代謝糟粕,排除廢物。大腸連接小腸,接收小腸的食物殘渣和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將糞便傳送至大腸末端,並經肛門有節制地排出體外。卯時是排便功能發揮得最好的時候,此時是這位傳導之官在值班。排便順暢是大腸功能是否良好最直接的表現。津就是指液體,大腸具有主管人體體液分泌的功能。比如:汗、涎、淚、尿、體液(组織液)等。比如說大腸火盛,消耗“津”的功能過強,人會便秘;吸收“津”的功能不足,人就會溏泄,也就是拉稀。

 

又大腸經與身體失常的臨床表現在哪裡?

《靈樞.經脈》指出:《是動則病:齒痛,頸腫。》

齒痛,指下齒痛。大腸經也走牙齒,胃經的牙齒疼痛是上齒痛,大腸經病變,會造成齒疼痛。如果是下牙痛,就要取大腸經的經穴。

頸腫乃指脖子粗,可能是甲狀腺腫,咽喉腫,扁桃腺腫。大腸經也走頸部,所以脖子粗、腫脹也和大腸經有關。

肩前臑痛,指肩膀疼。大腸經經過食指,並沿著手臂一直上来。如果兩臂上缘痛或者食指不靈活,也說明大腸經出了問題。

因此大腸可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患者主要症狀如下牙痛、咽喉腫痛、鼻衄、鼻流清涕、口乾、頸腫痛、上肢伸側前緣及肩部疼痛或運動障礙等。

以上是對手陽明大腸經的介紹。所以平常可以多按摩,拍打,推拿,或循著經絡路線撥動搓揉穴道,將有助於活化與此經絡相關之功能。

 

 

按讚
退讚
3 人按讚
 0則留言
1人收藏
延伸閱讀
留言
共有 0 則留言
隱私權條款發言規範

服務專線:03-5506858 #510
服務信箱:service@joiiup.com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Copyright © 2024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