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JoiiStore
虹映嚴選JoiiCare
幸福企業www.joiiup.com
在臺灣和美國接觸了不少教練,深深覺得找教練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以前覺得運動得找教練真得沒有必要,總覺得就是身體動一動而已,在學校時體育老師根本也是叫我們隨便做運動打球,仰臥起坐100下就下課了!在考過了ISSA personal trainer認證後,或許是說在準備考試研讀教材的期間,我才深深覺得教練真的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好的教練真的是非常有專業價值的存在!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同一個動作每個人的感受都有不同。也許我做起來可能吃力的會是腿部,其他人做起來吃力的可能會是腰部,因為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使用身體部位的慣性差異、工作型態等等,導致每個人不同部位的肌力、柔軟度、活動度等等都會有所差異,在還沒有搞清楚自己身體的弱點,就急著開始進入高強度的運動與訓練,往往練出來的是全身傷而不是最初目標的身材還有強壯的體魄。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考教練認證的教材第一章,就是教我們如何判斷客戶與學生是否適合開始被訓練與適合做什麼樣的訓練與運動,教練不是醫生,很多身體的問題必須先諮詢過醫生,將醫生的專業評估後和教練一同討論,在可負荷的身體條件之下,哪種訓練方式能夠協助學生達到他的目標或要避免哪些不適合學員狀態的運動。像我生產時因為太用力,導致產後手腕慣性脫臼好幾個月,現在手腕都還是很脆弱,連做伏地挺身都很有難度,在胸肌與手臂肌肉開始有酸痛感之前手腕就已經疼痛不已! 所以我的教練在訓練我上半身運動的時候,會為我設計一些不會壓迫到手腕但能夠鍛鍊到手臂胸肌的訓練方法,所以一個好的教練非常重要,能夠幫助你透過最安全、有效、專業的方式,幫你達到你想要的訓練目標。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交流過了不少教練,我覺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教練有下面幾個重點: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圖片來源:Stay Fit with Mi
人的身體是很奇妙的,可以胖可以瘦,可以精實可以粗壯,希望教練可以帶自己走向另一個不同朝向理想中體態的自己。
以上是我自己找教練還有與不同教練交流後的一些經驗分享。健身教練是一個很必要而且很專業的角色,運動健身初學者不願花錢投資教練,就很容易會有健身反而傷身的後果。尋找好的教練能夠幫助你達成妳要的目標,並讓妳愛上運動健身,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個環節喔!健身前先健心健腦都很重要!
文章來源:Stay Fit with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