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

JoiiStore

虹映嚴選

JoiiCare

幸福企業
 
 
X

JoiiSports - 定存你的健康




       >  運動訓練   >  健康體能   >  運動會減緩心肺適能的老化嗎?  
健康體能

2017-03-05 08:14:51

運動會減緩心肺適能的老化嗎?

按讚
退讚
0 人按讚
 0 則留言
0人收藏

對於一般的成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運動能力會逐漸的衰退與老化。Tanaka and Seals (1997)收集美國各年齡層游泳者,自由式1500公尺(下圖A)與50公尺(下圖B)的紀錄,發現男、女美國人1500公尺自由式游泳最佳表現年齡在25至40歲、30至35歲,70歲以前呈現線性的增加運動時間,超過70歲以後,游泳成績就會有比較大幅度的衰退。



 

Donato, Tench, Glueek, Seals, Eskurza, and Tanaka (2002)收集12年(1988-1999)參加美國成人游泳賽(US Masters Swimming Championships)的640位選手(321女性、319男性)表現,紀錄至少連續三年的50公尺與1500公尺的參賽成績。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50公尺與1500公尺游泳成績會呈現線性的衰退(比賽時間增加),而且不分男女與項目(50公尺與1500公尺)都會在70歲時急遽的衰退(下圖)。

70歲是人類游泳運動表現老化的重要階段(Donato, Tench, Glueek, Seals, Eskurza, & Tanaka, 2002)


Tanaka and Seals (2003)收集有關運動表現與老化的文獻,發現35歲以前的10公里跑步表現幾乎可以維持不變,35歲以後到50至60歲間,10公里跑步成績會緩慢的增加;大於6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10公里跑步成績會顯著衰退(下圖)。由人類在游泳與跑步成績的表現來看,當年齡超過50歲以後,確實會有較差的運動表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老化的結果。事實上,經常的參與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問題是「運動真的能夠減緩心肺耐力(心肺適能)的老化嗎?」

 

10公里跑步時間在60歲後會顯著增加(Tanaka, & Seals, 2003)

 


Wilson and Tanaka (2000)利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將受試者為坐式生活者(sedentary)的文獻214篇(受試者共6231人)、經常活動者(active)的文獻159篇(受試者共5621人)、以及耐力訓練者(endurance trained)的文獻165篇(受試者共1976人),依據受試者的年齡與最大攝氧量進行分析發現,不管受試者的身體活動情況如何,最大攝氧量與最大心跳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下圖一與下圖二)。但是,身體活動量較多耐力訓練者,雖然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與一般人具有類似的最大攝氧量退化率,由於具備較大的最大攝氧量,因此到了60歲左右仍然具備一般人二、三十歲時的心肺適能。運動時的最大心跳率,則不會受到身體活動情況的影響。

 

圖一

 

圖二

不同身體活動狀況者最大攝氧量(圖一)與最大心跳率(圖二)與年齡的關係(Wilson & Tanaka, 2000)

 


Eskurza, Donato, Moreau, Seals, and Tanaka (2002)則以24名年齡介於40至78歲的女性(8名坐式生活型態、16名耐力訓練者)為對象,進行持續7年(前測在1993至1994年間)的縱向研究。研究結果發現耐力訓練者在降低訓練量以後,具備最大的最大攝氧量衰退率(降低的最快),而且在統計上顯著大於持續坐式生活與維持或增加訓練量的受試者。也就是說,如果妳是一位經常參與耐力訓練者,減少耐力訓練將會增加心肺適能的退化,甚至退化率還會高於不運動的人。

 

不同運動參與狀況者心肺適能變化的七年縱向研究(Eskurza, Donato, Moreau, Seals, & Tanaka, 2002)


儘管透過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長期參與運動訓練的人,仍然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心肺適能老化與衰退的現象,但是也有不少文獻發現(Maiorana, O'driscoll, Dembo, Goodman, Taylor, & Green, 2001;程文欣,2006),只要持續的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八週的心肺耐力訓練,就可以顯著的提升心肺適能。只是,這種八週以上的研究訓練期限,相對於七年或更長時間的人體老化現象,相對的短暫許多。

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持續的進行心肺耐力的訓練是有必要的;不管心肺適能是不是會有老化或衰退的現象,如果可以持續的經常(每週至少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參與運動,在六、七十歲時仍然擁有坐式生活型態者二、三十歲時的心肺適能,不就是健康的重要證據與依據嗎?

參考資料:

程文欣(2006)。心跳率控制跑步速度之耐力訓練效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Donato, A. J., Tench, K., Glueek, D. H., Seals, D. R., Eskurza, I., & Tanaka, H. (2002). Declines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capacity with age: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peak swimm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4,764-769.

Eskurza, I., Donato, A. J., Moreau, K. L., Seals, D. R., & Tanaka, H. (2002). Changes in maximal aerobic capacity with age in endurance-trained women: 7-yr follow-up.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2,2303-2308.

Maiorana, A., O'driscoll, G., Dembo, L., Goodman, C., Taylor, R., & Green, D. (2001). Exercise training, vascular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in middle-aged subjec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3(12),2022-2028.

Tanaka, H., & Seals, D. R. (1997). Age and gender interactions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capacity: insight from swimm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82(3),846-851.

Tanaka, H., & Seals, D. R. (2003). Invited review: dynamic exercise performance in masters athletes: insight into the effects of primary human aging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capacit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5,2152-5162.

Wilson, T. M., & Tanaka, H. (2000). Meta-analysis of the age-associated decline in maximal aerobic capacity in men: relation to training statu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Heart Circulatory Physiology, 278,H829-H834.

 

文章來源:運動生理學網站

 

按讚
退讚
0 人按讚
 0則留言
0人收藏
延伸閱讀
留言
共有 0 則留言
隱私權條款發言規範

服務專線:03-5506858 #510
服務信箱:service@joiiup.com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Copyright © 2024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