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

JoiiStore

虹映嚴選

JoiiCare

幸福企業
 
 
X

JoiiSports - 定存你的健康




       >  健康知識   >  醫療新知   >  能量醫學的現況與展望(上)  
醫療新知

2019-09-05 19:09:55

能量醫學的現況與展望(上)

按讚
退讚
13 人按讚
 3 則留言
3人收藏

能量醫學被定義為整合醫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精微能量(subtle energy)的治療應用科學。幾個世紀以來,對抗療法(allopathic therapy)或西方醫學已經調研了身體的內部系統 - 從器官、組織和細胞到目前對賀爾蒙和胜肽的理解。雖然現代醫學主要關注於生理學,但人類有機體有許多的面向不是物質,而是能生成和吸收大量的訊息。

 

生理通過環境領域(如光,聲,電,磁力)與所有其他生物體相互作用,以能量場的形式產生大量訊息。跨細胞膜的電壓電位(VP)引導離子流、調節細胞功能。VPs參與脈衝電磁場(PEMF)對免疫功能和組織再生的治療效果,與內分泌/脈輪系統中器官相關的頻率,以及對神經遞質將外場轉化為涉及心身功能的化學或電能的調節機制稱為心理神經免疫學(PNI)。這些系統中所涉及的精微能量表現出人類內部和外部的面向被描述為人類生物場或人類能量場(HEF)

 



為了理解和治療整個人類,西方醫學的當前實踐必須擴展治療的概念,將HEF的物理學結合到現代醫學實踐中。了解HEF的存在和影響將決定醫學的未來,開闢新的醫學典範,將西方醫學與經過數千年測試的東方醫學實踐相結合。

 

能量醫學六大指標[1]

(1)可以滿足生物程序能量充沛的基礎

(2)調節生物程序具精確度、速度及靈活

(3)促進健康和透過容易的、有經濟效益的、非侵入性的干預來預防疾病

(4)可在家裡、自助的基礎上使用,提升在痊癒過程中更強大的醫病夥伴關係

(5)量子相容性:採用非線性概念,與遠距治療、祈禱治療的效果以及意向在治療中的作用一致

(6)整體定位:加強身、心和靈的整合,不僅是聚焦在治療,還要實現更大的幸福感、平和感、對生活的熱情

 

 

能量醫學的現況

目前西醫在診斷過程中運用不同類型的能量,包括超音波檢查、X射線、核磁共振、心電圖、腦電圖、電腦斷層掃描以及涉及核醫學、放射學和分子成像診斷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這些裝置設備使用能量源,如放射性藥物(其發射輻射),被引入特定組織或器官中,改變或吸收外部電磁場(EMF)或用超音波診斷細胞和器官功能。

 

生物光子學正被用於醫學診斷,用於標記單個細胞內蛋白質分子,使科學家能夠高準確地即時追蹤分子功能。[2] Fritz-Albert Popp率先使用光電倍增管發現生物光子(Biophoton)輻射來計算光,該裝置對極弱的光子發射非常敏感。生物光子學致力於光與生物系統(包括分子、細胞、組織和整個生物體)相互作用的方式研究。[3]

 

量子程序包括共振頻率,例如核磁共振,這是一種物理現象,其中強磁場中的原子核受到弱振盪磁場擾動(在近場,因此不涉及電磁波),弱振盪磁場通過產生具有核心磁場頻率特徵的電磁信號來響應。所有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帶有淨正電荷。某些原子核,例如氫原子核或磷原子核,具有稱為“自旋(spin)”的性質,取決於質子的數量。這可以被認為是圍繞其自軸旋轉的核(儘管這是一個數學比喻),雖然原子核本身並不是以古典意義旋轉,但是透過他的部分組成引發磁矩,產生具有北極和南極的局部磁場。這種偶極磁鐵的量子力學描述類似於旋轉物體的古典力學,其中偶極是磁極沿其旋轉軸排列的磁棒。[4]

 

具有自旋的原子核可以用短脈衝磁場來激發,藉由原子核吸收能量導致從較高位到低位的轉變,反之亦然,從而使系統恢復熱平衡。由原子核吸收(且隨後發射)的能量所感應出的電壓,可以通過適當調整的線圈檢測、放大並顯示為“自由感應衰減(free induction decay)”,使得每個原子核置於相同磁場中時以特徵頻率共振。[5]這些診斷程序提供與患者健康相關的大量信息。目前醫學使用量子力學診斷,但治療方法還是回復到生物化學,而不是使用原來診斷的精微能量的療法。

 

量子物理教會我們能量和物質之間沒有區別,生物體中的所有系統,從原子到分子,都在不斷地移動中產生共振。這種共振對於理解電磁(輻射/光)如何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非常重要。雖然所有物質都會產生共振,但存在特徵共振頻率,這是從它們各自原子的原子核中所發出的獨特信號。[6]大多數生物醫學研究人員認為,EMF以電的形式環繞並流過整個身體,而心臟的電活動最高,可發出2.5瓦,產生的電量比大腦多40~60倍。[7]心臟的電活動與神經系統交互作用並相互影響,心臟與最高的磁活動相關。[8]

 

身體系統包括神經/腸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淋巴、消化系統、骨骼系統、呼吸系統、皮膚、內分泌、泌尿/腎和生殖系統,這些系統都是能量通訊的管道。Wisneski和Anderson認為,這些能量通訊管道會影響情緒以及我們的自我意識。[9]例如,神經系統將信息傳遞到大腦的適當部分以便被理解,並被送回到它意圖影響的身體某個部分。腦脊髓液(Cerebralspinal fluid)攜帶影響內分泌、免疫和中樞神經系統(CNS)、交感神經系統(SNS)和副交感神經系統(PNS)的訊息。 PNI,是心理(思維),神經科學(CNS,SNS和PNS)與免疫學之間的關係,其將心理學與神經學、免疫學、生理學、內分泌學和風濕病學相結合。[10]

 

研究表明,身體和心智以賀爾蒙、神經胜肽和細胞因子(cytokines)的雙向流動進行交流。[11]在免疫系統中,被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分子是免疫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之間交流的主要介質,從而產生免疫系統調節,特別是關於發炎和感染。激活的免疫細胞可以滲透血腦屏障並分泌細胞因子介質。[12]

 

細胞因子在免疫系統受到挑戰期間的系統動態平衡(homeostasis)中發揮極重要的作用,神經胜肽和細胞因子是免疫和神經內分泌系統共享的主要訊號分子,可促進身體各系統之間的通訊。這些是身體如何有能力以類似的方式運作的例子,完全獨立但又充分互動以維持動態平衡。有大量證據顯示一個人對環境的感知可以極大地增強或抑制免疫力,[13]壓力會降低身體的淋巴細胞(lymphocytes) (幫助抵禦感染的白血球)。較低的淋巴細胞數量會增加病毒感染和感冒的風險。[14]白血球不僅通過CNS來調節神經內分泌胜肽的產生,而且能夠產生以前認為僅存在於CNS中與壓力相關的胜肽和荷爾蒙。高壓也會引起焦慮和抑鬱,導致更嚴重的發炎。[15]

 

目前的醫學科學使用這種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生化模型來關注有組織的健康與疾病結構功能關係。這個模型需要擴展到更深層次,包括電磁和量子程序,這些程序在自然界中如何自我組織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能量醫學是利用已知的精微能量場來評估和治療能量失衡,使身體的系統(神經、心血管、呼吸、骨骼、內分泌、情緒/心理等)恢復到動態平衡狀態。了解HEF的存在是理解整體生理學(integral physiology)的第一步,它將身體、心智和靈(精神)整合在一起,以治療完整人體系統 - 而不僅僅是生理學

 

HEF被描述為EMF的複雜動態,其包括個別振盪的帶電運動粒子,例如離子、生物光子和分子,它們會產生駐波。[15] HEF能量模式一致性的擾動是疾病和衰老的跡象。[16]當這些能量粒子暴露於具相干(coherent)能量模式(例如,PEMF、振動醫學、極性療法、針灸、觸摸治療等)的EM時,受干擾的共振模式返回其原來的、相干的、諧振的動態平衡。

 

如果西方醫學應用現代物理學的原理,它就會理解人類是由與其他能量(環境)交互作用的訊息(能量)所組成,此訊息能量巨大地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HEF已在科學實驗室進行了研究,其中使用光度計和濾色器檢測光子發射。[17]

 

人體能量振動的頻率比神經和肌肉的電信號高1000倍,其連續動態調變不像神經系統的脈衝信號。[16] HEF中的能量通常被稱為精微能量,是自然界的電磁波。它是一種波粒子物質系統,發射和接收統御身體物質的振動信息。通過將相干性的諧波能量引導到由壓力和疾病所引起的扭曲來達到復原痊癒。多年來,西醫拒絕了EMF會影響具有這種弱電場生化機制的可能性。

 

然而,生物化學是基於對驅動化學反應的能量流的理解。[18]分子的物理性質可以結合起來表達內能和熱力學位能,這是自發過程中動態平衡所必需的。[9]新的生物物理模型強調在各個生理水平上高度有序元素的協同電活動,包含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以及整個身體。體內(動物)和體外(細胞和組織培養)的實驗研究已經顯示出由低頻或弱EMF療法引起的重要作用,包含會引起細胞增生的變化、改變細胞薄膜結構和功能、改變核酸、蛋白質磷酸化和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以及腦波律動和條件性大腦反應的誘導作用。[19]

 

這些能量場的參數包括頻率、振幅(場強)、波形和曝光時間。對外源性EMF的生理敏感度識別來自於內部內源性電氣過程的觀察。其中一個例子是骨頭的壓電特性,其使用機電控制來確定哪些細胞成為成骨細胞或破骨細胞。通過用PEMF調節細胞過程,治療應用的機會已被發現用於成為破骨細胞之前改善成骨細胞再生成骨頭。[20]

 

所有細胞都會產生EMF,因為人體在所有身體210種不同的細胞類型中都會產生複雜的電氣活動。神經元、內分泌細胞和肌肉細胞都被稱為“可興奮細胞”,這些細胞產生電流(通過電子轉換)、磁場(通過移動電荷)、脈衝頻率以及pH、氧氣、二氧化碳和光(通過生物光子)。[21]

 

生物物理刺激的詳細臨床研究已經確定了響應電磁力的特定細胞過程。根據所應用的PEMF,細胞質膜上的選擇性途徑被激活。這些包括由電容性耦合激活的電壓門控鈣通道,由電感性耦合調節的細胞內鈣通量,及由機械刺激調節肌醇磷酸鹽。[22]對細胞,動物的基礎研究以及臨床研究報導了頻率,振幅(場強度)的治療劑量測定、波形、方向和激活特定細胞中特定過程所需的暴露時間。[19]

 

由PEMF信號激活的過程在細胞質膜表面受體通過細胞質進入細胞核和基因中已經被報導了,其中轉錄因子影響細胞功能的轉化。外部施加的EMF可以影響細胞的排列定向,遷移和增生,在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

 

1974年,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Dr.McClare進行了一項重要研究發現能量訊號傳遞機制,例如電磁頻率傳送環境訊息的效率,比賀爾蒙、神經間質、生長因子等物質信號高出一百倍。[23]這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就物質分子而言,一個分子可以載送的訊息量與它既有的能量有直接關係。然而,傳遞訊息時所進行的化學偶合(coupling),會因為製造和切斷化學鍵所產生的熱而消耗大量能量。因為熱化學偶合消耗掉分子大部分的能量,所剩下的少許能量使得分子可以載送的訊息訊號受到局限。能量訊號比物質的化學訊號在效率上高出一百倍,速度上的優勢更是無法計量。所以你那個數十兆細胞打造的社群(身體)會比較喜歡哪種信號傳遞方式?

 

 

下篇:能量醫學的現況與展望 (下)/陳風河博士

 

 

參考資料:
1. David Feinstein,Donna Eden, SIX PILLARS OF ENERGY MEDICINE,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08;14(1):44-54.
2. Brownstein M. Biophotonic tools in cell and tissue diagnostics. J Res Natl Inst Stand Technol 2007;112:139–152.
3. Bashkatov A, Berezin KV, Dvoretskiy KN, et al. Measurement of tissue optical properties in the context of tissue optical clearing. J Biomed Opt 2018;23:1–31.
4. Grover V, Tognarelli JM, Crossey MME, Cox IJ, Taylor-Robinson SD, McPhail JM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lessons for clinicians. J Clin Exp Hepatol 2015;5:246–255.
5. Hawkes R, Holland GN, Moore WS, Worthington B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omography of the brain: a preliminary clinical assessment with demonstration of pathology.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80;4:577–586.
6. Szent-Gyorgyi A. Introduction to a Submolecular Biology.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1960.
7. Helmreic S. Potential energy and the body electric cardiac waves, brain waves, and the making of quantities into qualities. Curr Anthropol 2013;54:S139.
8. McCraty R, Atkinson M, Tomasino D, Bradley R. The Coherent Heart: Heart-Brain Interactions, Psychophysiological Coherence, and the Emergence of System-Wide Order (Publication No. 06-022). Creek, CA: HeartMath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HeartMath; 2006.
9. Wisneski L, Anderson L.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9: 205.
10. Pestonjee D, Pandey S. Stress and Work: Perspectives o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Stress. New Delhi, India: SAGE; 2013: 270–277.
11. Wakins A. Mind–Body Medicine: A Clinician’s Guide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New York, NY: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7: 3–18.
12. Takeshita Y, Ransohoff R. Inflammatory cell trafficking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chemokine regulation and in vitro models. Immunol Rev 2012;248:228–239.
13. Tsigos C, Kyrou I, Kassi E, Chrousos GP. Stress, Endocrine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https://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278945/March. Accessed February 4, 2019. Published 2016.
14. Vogelzangs N, Beekman ATF, de Jonge P, Penninx BWJH. Anxiety disorders and inflammation in a large adult cohort. Transl Psychiatry 2013;3:e249.
15. Ross CL. Integral healthcare: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with a conventional healthcare practice. Integr Med Insights 2009;4:13–20.
16. Hunt V. Infinite Mind: Science of the Human Vibrations of Consciousness. Malibu, CA: Malibu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17. Kobayashi M, Kikuchi, D, Okamura H. Imaging of ultraweak spontaneous photon emission from human body displaying diurnal rhythm. PLoS One 2009;4:e6256.
18. Matyushov D. Protein electron transfer: is biology (thermo)dynamic? J Phys Condens Matter 2015;27:473001.
19. Bassett C. Fundament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rapeutic use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 Crit Rev Biomed Eng 1989;17:451–529.
20. Ross C. Optimal time of efficacy for using bone tissue engineered cell therapies and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PEMF]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Cell Stem Cells Regen Med 2017;3:1–6.
21. Rahnama M, et al, Emission of mitochondrial biophotons and their effect on electrical activity of membrane via microtubules. J Integr Neurosci 2011;10:65–88.
22. Ryaby J. Electromagnetic stimulation in orthopaedics: biochemical mechanism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Rosch PH and Markov MS, eds. Bioelectromagnetic Medicine.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4: 409–419.
23. McClare, C. W. F, Resonance in Bioenergetics, Annal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 1974, 227: 74-97.

按讚
退讚
13 人按讚
 3則留言
3人收藏
延伸閱讀
留言
共有 3 則留言
隱私權條款發言規範
Jogu
2019-09-18 22:51:35

學習了!

Katy
2019-09-11 21:50:34

獲益良多
jason tsai
2019-09-11 10:42:43

了解能量對身體影響, 除了變健康, 或許還可以想像運用大自然能量有機會變成武林高手.

服務專線:03-5506858 #510
服務信箱:service@joiiup.com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Copyright © 2024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