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JoiiStore
虹映嚴選JoiiCare
幸福企業www.joiiup.com
成人每分鐘正常的呼吸次數約為 12 - 20 次,一天有 24 小時、1440 分鐘,每天的呼吸次數約 17280 - 28800 次。
首先我們先來覆習一下簡單的解剖知識。
吸氣時,空氣從鼻腔流入咽,再經由喉流入氣管。氣管往下分為左、右支氣管,分別連接左右兩邊的肺葉。
支氣管再細分為細支氣管,細支氣管的末端連接著肺泡,氣體會在肺泡中進行交換。
吸氣的時候,主要吸氣肌為橫膈膜和肋間外肌
橫膈膜就像水母或降落傘的樣子,位於軀幹的中間,分隔胸腔與腹腔,
吸氣時:橫膈膜下降,腹部壓力增大,肚子往外鼔起。
吐氣時:橫膈膜從下降的位置上移,肚子便消下去。
肋間外肌,肌肉纖維從外往內,吸氣時把肋骨上提、胸骨外擴。值得注意的時,肋骨的活動在不同的位置會稍為有點不一樣。
當然上肋也會有像下肋的動作,只是以上下的動作為主,同樣地下肋也有上下的動作,但以橫向的擴張為主。
吸氣的輔助肌群,是位於肩頸處的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正常吸氣的時候不需要肩頸的肌肉參與,但當我們在運動或是呼吸不順時,就會使用到吸氣的輔助肌群。
至於吐氣,不像吸氣一樣有主要的肌群。主要是因為肺部因吸氣後壓力增大,體外壓力較小,氣體自然從壓力大的地方往壓力小的地方跑,所以平常吐氣是自發性的,不需要額外的肌肉輔助。
我們在這邊做個小測試,試著在吐氣的時候把氣完全吐出來,這時候你會發現腹部會開始用力把肺部的空氣排出。這些腹部的肌群還有肋間內肌便是吐氣時的輔助肌肉。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到以下的肺容積圖。
平靜時吸氣與呼氣的氣體量
平靜吸氣後,再用力吸飽的氣體量
平靜呼氣後,再用力呼氣至沒有氣體呼出的氣體量
用力呼氣後,仍留在肺部的氣體量
用力吸氣跟用力呼氣的氣體量
所以不管你多用力吐氣,都沒有辦法把肺內的氣體完全吐出來,這樣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肺泡的擴張,不會因吐氣而完全塌陷。
理解了呼吸的基本知識後,下次再來帶大家認識甚麼是好的呼吸,怎樣可以做到好的呼吸,敬請期待。
JoiiSports app–JoiiGym 你的居家運動AI教練
徒手運動,對著鏡頭就能開始運動!JoiiSports app計算你當次當項徒手運動的有效次數,記錄您每項運動的當日、週、月、年的徒手運動紀錄,就算是在家做運動,也可以有多元完整的運動訓練菜單!3 種免費招式等你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