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iSports

愛運動

JoiiStore

虹映嚴選

JoiiCare

幸福企業
 
 
X

JoiiSports - 定存你的健康




       >  健康知識   >  健康生活   >  人體的信息網路略說  
健康生活

2015-02-26 16:16:04

人體的信息網路略說

按讚
退讚
2 人按讚
 0 則留言
0人收藏

『如果你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就會看見身體發出的七彩光芒。如果你有六耳獼猴的耳力,就能聽見身體奏出的各種音樂。』

 ─── 張長琳《人體的彩虹》

 

經絡是傳遞人體各種重要的訊息與能量的網路,在肉體長成之際,它更是指導整個肉體逐步形成的無形的訊息、能量場之藍圖;在肉體長成之後,它持續負責在人體各單元間生物訊息的傳遞、能量物資的調節與病態的反映。 整個經絡網路即如同血管、神經、淋巴網路一般,籠罩、貫通全身重要臟器及每個微細的角落。大而直者為「經」,從「經」分支出的旁生而小者為「絡」,「絡」旁更可分出「小絡」、「微絡」。血管、神經、淋巴網路有明確的物質,可被肉眼或顯微鏡等現代儀器檢視出,而經絡中傳遞的是無形的能量。  

 

0
人體經絡網路示意圖(摘自《經絡圖解》

 

穴位(又稱氣穴,俗稱穴道)即經絡上的樞紐,如同高速公路的交流道、網際網路中的路由器(router),適當的刺激某穴位可提升或降低某段經絡的活性。藉由刺激適當的穴位(或補之、或瀉之),可將不平衡的經絡網路及其所連繫的臟腑機能拉回到平衡狀態。也就是說,人體的資訊、能量、物質之調度即能恢復常態,從而恢復身體的健康狀態。  

 

1
人體穴位示意圖(摘自《經絡圖解》)

 

穴道就是靜脈與動脈中間的微循環體系,加上此處有許多神經,如果下面有肌肉的話,大約是在神經與肌肉的連接處終版的位置。而一條經絡就相當於一條動脈帶著一條靜脈加上許多穴道,像彈簧一樣產生一個特定的頻率出來,主動脈像是大彈簧般在中間振,其他經絡環繞此大彈簧一起共振。動靜脈、器官與穴道組成的共振網路就是「經絡」,屬於同一個經絡就會對應到相同的共振頻率。由此,可以解釋針灸原理,在穴道上針灸就是改變系統的共振方式,進而造成血液分配的改變,同理,中藥也是改變血液的分配。 身體的循環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部份。往頭上的循環,身體中段的循環及往腳下的循環三種,也就是中醫所說的上、中、下焦,由下而上分別為精、氣、神。其調控的樞紐點分別為:上焦於人中,中焦於勞宮,下焦於湧泉,而氣能量的集中點分別為:上焦於玄關穴(上丹田),中焦於膻中穴(中丹田),下焦在丹田穴(下丹田)。  

 

未命名 -2
上中下焦示意圖

 

 

丹田者,人之根本也-下丹田

最早論述下丹田功能的文獻為《難經》:「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性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楊玄操注:「臍下腎間動氣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氣沉丹田」並不神秘,只不過是合乎物理原則的生物運動,我們練功時應該順乎自然,不須勉強去追求那麼多「氣」。無論練氣功或打太極拳,只要做到自然、鬆靜,呼吸深長,自可達到「氣沉丹田」的要求。 空氣自鼻孔吸入經咽喉、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最後到氣泡: 氣泡周圍佈滿微血管,以利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肺臟是位於由肋骨包圍的密閉胸腔中,下面有橫膈膜,肺臟是靠著橫膈膜向下拉或向上移動,而被動地膨脹與收縮,當吸氣時,肋間肌收縮使肋骨微微往上提,橫膈膜往下拉,使胸腔擴大,肺臟則會被動地膨脹,空氣自然被吸入到肺泡,呼氣時則相反,肋間肌放鬆使肋骨下沉到原來位置,橫膈膜往上移,使胸腔體積變小,肺臟則會被動地壓縮,空氣自然從肺泡中被擠壓排出。  

 

痕隔膜
橫膈膜吸吐 (來源:華山氣功學會)

 

腹式呼吸時橫隔膜的下拉與上移,會隨著腹部的舒張與收縮而被動地移動。平時沒有運動或大量消耗氧氣狀態下,肺部僅需要微量擴張與擠壓,便可以供給身體組織所需的氧氣,平日吸入與吐出的氣體體積量,稱為潮汐量(tidal volume),正常人大約為500㏄,會隨著身體活動量或代謝量而有變動;若在平靜地吸氣之後再儘量深吸氣,使肺部儘量膨脹,則再吸入的空氣量稱為吸氣的儲備容積(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約3100㏄。 一般常人休息狀態的呼吸量約500㏄,但事實上這500㏄並非完全到肺泡組織,從鼻孔、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這段空間的體積稱為死腔,約佔150㏄。因為這一段的空氣沒有行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的作用。如果行淺短又不規則的呼吸,僅有很少量的氣體能深入肺泡內行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如果平時能行深呼吸,則氣體可以大量吸入與呼出,相對的死腔的體積就可以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呼吸要『氣沉丹田』(實其腹),要靜慢細長。平常成人每次呼出與吸入的空氣約500㏄,盡量吸氣時約3600㏄,有練氣的人可以達到5000㏄以上。這是在深長呼吸時可以使橫膈膜下降3-4公分或更多,橫膈膜每下降1公分可以使胸腔容積增加250-300㏄,因此橫膈膜下降3-4公分,可以增加胸腔容積1000-1200㏄。  

 

虛其心穩大腦-中丹田

中丹田是膻中穴,與「胸腺」有密切關係;抗癌殺手細胞「T細胞」在脊髓幹細胞產生,移至胸腺成熟,癌症患者之胸腺九成以上都是萎縮的;因此,抗癌除了要強化脊髓幹細胞之免疫細胞活化及強化內臟外,開發膻中穴之T細胞免疫功能有密切而重要的意義;關於免疫系統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免疫功能失調之疾病,都和胸腺功能也都有密切關係。膻中穴位於兩乳之間,向內為心臟區域,心臟臟氣(心火)推動血液至全身,心氣又稱宗氣,宗氣的推動點在胃底的「虛里穴」;水穀精微物質由脾臟運化之胃氣,提供五臟六腑及全身器官所需的營養物質;心臟與脊椎骨之間關係到心臟能量和心跳的穩定性,也關係到大腦神經的穩定性,此段區域既影響心臟臟氣能量,且因緊鄰心臟區域,故此區域宜放鬆 (虛其心)。  

 

膻中穴是任脈的重要穴道,和心臟臟氣推動的血液循環、肺臟呼吸、脾胃運化之營氣等心血管、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有極密切之關係;膻中穴若氣滯會產生胸部鬱悶、氣血不通的感覺;所以,太極功法透過意念鬆肩引導含胸,有利於做好腹式深呼吸運動,另「含胸」在健身方面:它在肩鎖關節放鬆,兩肩微向前合(自然會形成拔背)兩肋微斂的姿勢下,通過動作,使橫膈有下降舒展的機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能使肺臟活動和橫膈活動加強  

 

未卜先知第三眼-上丹田

松果體
松果體位置圖

 

  氣功理論中,練功就要找「竅門」;如果不知門徑,雖讀破丹經道書,都不能入門。這個「竅門」在哪裡呢?在兩眉之間的印堂穴。這個部位能夠使練功者高度神凝、氣聚、精匯。人體解剖學研究發現,在與鼻端平行又同處於顱骨正中垂直部位上的大腦深處,有個約0.2克重的內分泌腺體 ----松果體。科學家們曾對松果體作組織切片顯微分析,發現松果體內有退化了的視網膜和感光細胞,認為這就是人類的第三隻眼睛。  

 

1999年4月,在《Science》雜誌上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視網膜感光受體基因缺失的老鼠,感光能力如常。也就是說,在視網膜無法發揮感光功能的情況下,松果體仍然可以感光。其實已有大量證據顯示,松果體可能是直接感光器官。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視網膜感光系統缺失情況下,松果體調整褪黑素分泌的功能仍然正常。西德馬崗查大學的三維神經科教授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松果體內具有對磁力線有接收能力的磁敏細胞。只要通過氣功訓練,通過內守此玄關竅,溝通丘腦、下丘腦、前額的聯繫,使額腦附近或松果體前方的生物磁場突變、躍遷,激活松果體內對磁力線有接收能力的磁敏細胞,引起人體特異功能或人體氣場的質變。  

 

印度教祖師認為,第三隻眼是人體“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習慣在雙眉之間畫上靈輪(Chakras),認為這樣便可獲得與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臘哲學家也認為,第三隻眼位於大腦的中心部位,為宇宙能量進入人體的閘門。佛教寺廟的壁畫佛像和雕塑的前額上都有第三隻眼。認為,這隻眼睛具備他心通(Telepathy)與遙視(clairvoyance)等超自然能力。很多人,通過日積月累的修鍊,也可以獲得這種奇異的能力。這也就是許多神秘學家認為,松果體就是人類神秘的“第三隻眼”所在之處,他們認為可以透過靜心、冥想、練氣功、靜坐等等,由體內的能量激發活絡之後,就可發揮功用,可以捕捉到肉眼所看不見的不可見光,不需經過瞳孔、水晶體、視神經等的傳導,直接可以在腦海中成像。  

 

小結-丹田共振出精氣神

上、中、下丹田是身體的“焦點”,也是氣的焦點,就是印堂、膻中及氣海穴。可以把身體看成兩個有部分重疊的橢圓,玄關、膻中與膻中、氣海穴分別是這兩個橢圓的焦點。所謂橢圓焦點有個特色:有一個波從其中一個焦點打出來,就會聚到另外一個焦點。所以說,這個身體能量就在三個丹田之間共振而互相傳遞。心臟打出來的波由膻中穴產生,膻中穴打出來的波會聚在玄關及氣海穴。精不足,血液跑去造精,則下丹田無法與中丹田共振,傷氣。而氣不足,血液無法到達上丹田,傷神。用這個模型來講人的精氣神,很合邏輯。

 

 

我們知道,最上乘的氣功是叫心氣,修鍊之人若能日積月累護養膻中穴之氣直至身體擁有強大氣場時,此能量能除了補下丹田之精(氣補),還能進而哺育上丹田的神識,如同收音機裝上電池並打開電源,配合鬆身靜心的功夫就能調整小我頻率接上天地之訊息場, 此時大智慧不得而得,也是所謂開悟證道的境界!    

按讚
退讚
2 人按讚
 0則留言
0人收藏
延伸閱讀
留言
共有 0 則留言
隱私權條款發言規範

服務專線:03-5506858 #510
服務信箱:service@joiiup.com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Copyright © 2024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